查看原文
其他

电影史话:记一次规模最大、明星最多的劳军义播、义卖活动

陈勇志林 图说老电影 2023-01-05
点击左上方关注“图说老电影”


《青青电影》1934年4月15日创刊,历经沉浮与坎坷。它曾因时局动荡而停,为局势稳定而复,又曾因上海沦陷而停,又为日寇即将战败而复,停停复复、断断续续出到1951年10月31日止,共出19卷(编辑多算了一卷,应共18卷)241期。是一本带有传奇色彩、跨越两个时代的民国老牌电影杂志。它既是娱乐性消遣最有代表性的影剧刊物,也是20世纪上半页中国电影变化历程的见证者,更是研究中国早期电影的重要史料。


第17年第17期的《青青电影》于1949年8月25日出版,彼时上海解放已满三个月。该期用一半多篇幅报道了文艺界、影剧界劳军为全国救灾,在本年8月1日至3日举行的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义播,获得民众的捐款捐物,8月6日至11日(原定三天,因民众热情高涨、盛况空前,又延续两天)举行的上海复兴公园义卖园游活动。第一天义播收到人民币354万元、银元291元及汽车、美金、金银器等,第一天义卖进账6000万元。
该期以实景报道,情节感动,留下了许多珍贵的现场感浓厚的图片和文字。更难能可贵之处,影剧界参加活动的明星多达六七十人,是一次阵容最强、规模最大的具有历史性意义的大型活动。


第一部分:劳军义播花絮摘要


劳军播音主持孟君谋、刘厚生因播音室拥挤,他们在室外编排播送节目。

秦怡唱完了《申曲》离开播音台,金焰送她至电台门口,后面节目要轮到他了。

影坛大姐吴茵穿着列宁装坐在话筒前朗诵。

沙莉、上官云珠在播音室等候播音。

在休息室中等候播音的诸多男女明星们。

魏鹤龄刚从摄影场赶到电台内,还未卸装,看到赵丹、黄宗英夫妇,多日不见,叫记者合个影吧。

人民广播电台门前,影迷人山人海,请求明星们亲笔签名。赵丹、黄宗英签名后挤出重围。

斐冲忙着接电话,写上捐赠人姓名与地址。

张翼身材魁梧,担任电台入口处的守卫,影迷们被阻止在门外。


义播看点的还有:石挥、白荷担任报告,石挥风趣幽默,在电台中尽情发挥,声浪不断。
到电台要凭出入证的,这天殷秀岑忘拿了,他凭身材胖做商标,可解放军看守不买他的账,孟君谋出来解围。
卫禹平是电台播音人的总指挥。等候播音的一律集中楼下休息厅,大家秩序井然,等候他的调遣。
住在南京西路的范小姐,捐了两千元,第一个节目就点黄宗英唱歌。
朱莎本来不会唱京剧,临时学出来的《武家坡》,果真在电台派上用场了。
六岁的姚姚捐美金两元,点名要上官云珠唱《白毛女》歌曲,上官只的按普通听众的要求亮出了歌喉。
参加义播的还有:陈燕燕、王豪夫妇、崔超明、言慧珠、黄晨、沈亚伦、高元钧、程之、曹慧麟、华香琳等等。


第二部分:劳军义卖花絮摘要


赵丹、黄宗英在义卖场一边叫卖扇子,一边为影迷们签名,忙得不亦乐乎。这对夫妻结婚一年多,还是那么亲密的样子。黄宗英清秀妩媚,却很瘦弱,像是林黛玉再世。

影剧冷饮室和义卖场明星最多,也是影迷们最为关心的地方。在冷饮室有石挥、陈天国、史原、韩涛等人,负责拆包装箱、开汽水的活。史原个子小,又晒得黑呦呦的,他工作最卖力,连汗水来不及擦,影迷们以为他是雇工呢。这边石挥、陈天国等人签名不停,而史原开汽水、可口可乐忙得不歇。

石挥头戴白色鸭舌帽,耳朵夹着一枝笔,一本正经像是十足的伙计样子,一面不断递货给女招待,一面有影迷要求签名,取笔就签。

白穆是冷饮场的看料员,这活有点清闲,指挥着女招待的工作。别看他个子矮矮的,年纪也不大,但头发开始秃顶了。

束荑穿着谈湖色旗袍,显得得体和曲线美,在影剧冷饮室做招待。影迷们说,束荑的本来面目要比银幕上美多呢。

张伐在义卖场中卖扇子和地地涕(一种杀虫剂)。求他签名的一大堆,他却吆喝起来,这地地涕真便宜,外卖一千五,这儿只要九百。影迷们看到大明星勤兜生意,笑容满面,于是淘钱买了。张伐接着说,你们再买几把扇子吧,还有好多要签名呢。于是大家又买了扇子。一个影迷说,你要是做买卖商人的话,钱可赚大了。

舒绣文穿着列宁装,梳着两条长辨子。火急火燎刚从北平赶来,在冷饮室做起了招待,忙着拿汽水、冰淇淋。有人要求签名,立马擦手签上。

金焰在义卖场做售货员卖搪瓷痰盂。斯斯文文的,又是大草帽,又是宽边墨镜,连长裤也是厚厚的。招待顾客,极为和蔼。

陈天国人大力气也大,他专管冷饮室进货,两箱一起搬,不在话下。

上官云珠和汪漪坐在一棵大树下义卖扇子。影迷们包围了她们,扇子卖出不多,签名却是一天。第二天上官因疲劳太甚病到了,可第三天又精神抖擞到场服务了。

胖大姐林榛和朱莎开始在义卖组室内,因场地小搬到了露天,地方是够宽畅的,但两人的皮肤晒得通红。

白虹担任影剧茶点座司账,忙着在单据上盖章。但影迷们没放过她,纷纷要求签名。

欧阳莉莉也一样,还没走进冷饮室,被众多影迷团团包围,忙着签名。

穆宏、中叔皇、章志直、高正、董霖诸人,身材高大,在公园和会场担任纠察。第一天就逮住七个扒手。你看穆宏一副耻高气扬的样子。

穿着谈蓝色旗袍的朱嘉琛在义卖场做招待员。

穿着印花布旗袍的张琬也是招待员之一。

做招待员的还有打扮朴素,满面笑容的陈云华。

义卖看点的还有:蓝马第一天担任联络工作,骑着自行车来回轮转。影迷们签名不成,他骑得实在是太快了,干脆叫他“二轮马”吧。
周伯勳、莫愁在总办公室坐镇指挥。
参加园游会的中午都在锦江饭店用餐,沙莉去得迟,被女学生团团围住,并连问凌之浩是你什么人?沙莉说,我不晓得,他不是我丈夫。
殷秀岑每天来得最早,稍微一动就满头大汗,汽水也连着喝。谁知他鲸喝汽水的样子,被有照相机的游客大拍。
苏曼意漂亮的旗袍只有一百零一件,她每晚回来第一件事就是换了洗了,因为明天还要穿呢。
乔奇在影剧茶点室招待中,最懂的做生意,招待周到,食客大悦。
老剧人唐槐秋在冷饮室部管账和开单子,姜修收款,杨志卿把门,没有购物券的谢绝进门,不然都要挤扁了。
影迷们忽然发现擅长演老太婆的吴茵怎么没有踪影。原来她坐镇总办公室,指挥着全园义卖的工作人员,谁叫她是义卖部总干事呢。而真正园游大会场的总干事是昆仑公司的厂长孟君谋,也是吴茵的丈夫。
园游会的门票每天只出售三万张,也是黄牛赚钱的机会。这天凌之浩当场捉住了小黄牛,从他身上搜出了十张门票。
林黙予自始至终,一直在影剧茶点室服务。
难能可贵的还有胖子明星方伯,他抱病也参加了这次活动。
编剧吴天从北平回来,有一天他也在公园游览。
还有好多影人、明星都参加这次活动,如陈白尘、樱子、吴湄、沈扬、韩兰根、吴铁翼、陈重等等,就不一一多说了。

这是上海复兴公园园游会的大门,公园内也算是广袤的大地,每天有三万人的容量,大家挤得水泄不通,有的地段还是前胸贴后背慢行。因为这是一次难得近距离与明星们的接触,昔日的银幕群像,现在就在面前一睹芳容,这就是明星们占据在影迷们心中的份量。

相关链接:
电影史话:电影与邮品之缘
电影史话:中国电影历史长河中的几个闪光点 ——纪念卡里的中国电影
珍贵资料:建国初期的北京影刊《新电影》
电影史话:文艺复苏时期的“七厂七刊”
珍贵资料: 抗战时期的进步刊物 ——《电影与戏剧》
珍贵资料:电影刊物中的“庆祝国庆”版
珍贵资料:《新影坛》上的昔日影星
留存在电影杂志里的一代伟人—— 纪念毛泽东主席逝世44周年
【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】盘点新中国十七年少数民族题材的电影
珍贵资料:《水银灯》下的好莱坞影星
珍贵资料《国际电影》:国际先进电影艺术理论探索的专业刊物
林林总总的电影说明书
珍贵资料:集电影、戏剧、美术于一身的津版刊物《影剧美术》
那年月,那些歌—— 建国十七年部分电影歌曲回眸
斯人已逝  经典永存 —— 六本电影前辈纪念画册简介
为孩子们祝福 —— 建国十七年儿童影片回眸
珍贵资料:才华与智慧的结晶 —— 部分电影人著作封面展示与简介
珍贵资料:《八一电影》里的八一电影人
珍贵资料:火花中的电影海报
珍贵资料:盘点《大众电影》各刊号
珍贵资料:它们,曾陪伴我们童年 —— 部分美术电影回眸
珍贵资料:承前启后的电影杂志《上海电影》
珍贵资料:好莱坞影星肖像照
珍贵资料:看《电影故事》忆儿时的电影情结
珍贵资料:《上影画报》那个年代的一段记忆
珍贵资料:五花八门的老电影特刊、增刊、创刊号
珍贵资料:跨越两个时代的电影杂志《青青电影》
珍贵资料:话说长影期刊姊妹花
珍贵资料:香港老牌电影杂志《长城画报》
珍贵资料:《电影介绍•浙江版》封面展示 新时期新影人新影片纷呈涌现
珍贵资料:建国十年的电影特刊和专刊
珍贵资料:浅谈五十年代的杂志《中国电影》
《电影杂志》:听到、看到、写到的旧时影星
迎国庆 | 创刊于国庆十周年的影刊——《广东电影》 只出三期的《安徽电影》
珍贵资料:创刊于“三面红旗”年代的津版影剧杂志《百花》

影迷珍藏:电影杂志上的“二十二大”影星(一)

影迷珍藏 | 弥足珍贵的老电影期刊创刊号


声明:本文为原创,转载请注明出处,抄袭必法律追究!


长按二维码关注,感谢您的支持!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